培训基地 -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体外循环培训基地
国家心脏病中心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体外循环中心简介
阜外医院体外循环科于1994年6月正式成立,随着学科的发展于2014年成立体外循环中心。现有人员46名。其中主任医师12名,副主任医师11名,主治医师11名,住院医师3名。
在阜外医院几代体外循环人不懈的探索、钻研和实践下,现今已经发展成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我们逐渐建立了体外循环和体外生命支持的技术规范和流程,出版了很多优秀的体外循环和体外生命支持的著作和教材,引领并规范了本专业的发展。自1986年胡小琴教授创办体外循环培训班以来,全国数以千计的不同专业背景的医务工作者在我们中心接受了规范化的理论和实践培训,获得了体外循环和体外生命支持的从业资质,并成长为当地科室和医院的骨干,乃至省级或全国的学科带头人。
体外循环中心"以生命第一"为主导精神。积极努力,认真负责地投入临床工作,每年完成体外循环手术近18000多例。除开展一般性的体外循环外,还开展改良低预充体外循环系统在心外科血液保护中的应用,ECMO、VAVD、新生儿体外循环、血浆置换术、深低温停循环、上下分流灌注、血液回收,含血停跳液灌注、离心泵的普及工作、改良性超滤、心脏辅助等先进技术。一些技术达到或接近世界水平,大部分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科研上以开发型科研带动应用型科研为主导思想。建科以来先后开发出阜外低预充系统、氧合血灌注装置、鼓泡式氧合器、膜肺、氧饱和度仪、平面气泡报警仪定新产品,正式开发洗血球机,肝素化涂抹管道等高新技术产品。获多项国家专利并得到较好的应用。科室先后添置了成套设备,如血流流变学仪器、血小板粘附仪、血小板聚集仪、多功能电生理记录仪、膜片钳等。进行了血流流变学实验研究。目前每年发表核心期刊文章约15~20篇,SCI文章10~15余篇。今后科研重点是应用型和基础型科研,计划3~5年内进行国际先进课题研究。目前从事的科研主要有心脏手术中微创和迷你化体外循环,体外循环的血液和神经保护。在临床上进一步完善新生儿体外循环、高龄患者体外循环技术和ECMO。加强体外循环中血液保护,争取小体重患者不输血,加强体外循环的监测,提高灌注质量。目前科主要承担纵向课题8个,横向课题6个,发明专利项目5个。
目前有3名硕士研究生和5博士生在培,访问学者1人。对科内青年医生有完整的培养计划,每周有固定读书汇报会。每周三为科理论学习时间,内容主要为体外循环新进展、相关的基础知识、专业讲座、病案讨论等。目前已出版《体外循环手册》《体外循环题集》《体外循环灌注学》《ECMO》《阜外体外循环体外生命支持手册》等书籍。
体外循环科每年承担20~30名进修生培养工作。对进修生有完整教学课程。每周一次讲课,做到讲课人员固定,内容固定、时间固定。临床培训分为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相辅相成,逐渐深入,在第三个阶段最后三个月,由进修医生主机,独立完成体外循环主机300多例。返回原单位后,完全能够独立地开展体外循环工作。依托于阜外医院的资源优势,进修医生可以学习到许许多多特殊病种和疑难杂症。例如大血管手术、心脏移植手术、体外循环膜肺支持(ECMO)、婴幼儿及新生儿复杂闲心手术等。有兴趣并学有余力的学员可与带教老师双向协调参与其主持的科研工作。指导学员编译外文专业文献,撰写综述,符合条件者可优先在《中国体外循环杂志》上发表。每季度需完成一份固定格式的特殊病例的病案讨论。开设科研方法的专题讲座,讲述科研基本方法、病案报告、综述及论文撰写。每年举办1期体外循环理论培训班和3期ECMO学习班。生活方面,科室讲究的是人文关怀。每年一次以上在吉冰洋主任的带领之下全科郊游,或者踏青,或者观赏红叶,以轻松的心情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
阜外医院体外循环科真诚希望和同道们合作,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提高,欢迎同道们来我科进修学习、指导工作。